8月26日,中国理财网发布第九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中邮理财新增2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至此,理财登记中心已支持6家理财公司成功发行3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据了解,本次新增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投资性质均为固定收益类,主要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同时配置少量权益类资产及衍生品资产。
有业内人士认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均为长期产品,权益投资和其搭档,通过“做时间的朋友”能有效平抑权益资产波动,符合长期投资的特点。此次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后,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养老需求,有利于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投资组合,增加投资者的选择范围。
新增两只产品将少量配置权益类资产及衍生品资产
本次新增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分别设置18个月和2年的最短持有期,2只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二级(中低风险),风险程度适中。一般个人客户的起投金额为1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款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底层资产,将配置少量的权益类资产及衍生品资产。
中邮理财介绍,两款产品延续“低波稳健”核心定位,均为PR2中低风险,主要通过使用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和目标风险策略,均衡配置债券和权益等各类资产。
“不低于80%投资较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可以积累票息收益。”中邮理财表示,不高于20%投资收益弹性较强的权益类资产,并采用增配优先股、对冲工具等方式,力争降低组合波动, 提高投资者持有体验。
贝壳财经记者在产品介绍上看到,这两款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的评定依据为“个人活期存款利率×1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中债-新综合财富(1-3年)指数收益率×85%”。
金融监管资深专家周毅钦指出,该产品在业绩比较基准形式上,采用了指数组合方式,更符合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方向,这种方式比传统单一固定业绩比较基准更科学、更透明,能更清晰传递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反映投资策略、底层资产与金融市场表现的关系,投资者也可借此了解投资方向与资产配置比例。
“权益类资产虽有波动风险,但长期看能提升收益空间,和以债券为主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搭配,可在控制风险的同时,通过多元资产配置追求更高回报。”周毅钦还表示,这类产品在设计与投资上的创新,为其他理财公司提供了参考,有助于优化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体系,满足理财投资者的长期养老需求。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增至37只 追求稳健收益是主线
自2023年2月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正式推出,截至目前,理财登记中心已支持6家理财公司成功发行3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目前市场上共有21家商业银行参与代销。
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与个人养老金的基金产品相比,目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更加追求稳健的收益率。
据贝壳财经记者统计,3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有25只产品的风险等级为二级,另有12只产品风险等级为三级(中风险)。据中国理财网测算,截至2025年6月末,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为个人养老金份额的投资者实现收益超3.9亿元(含浮盈),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周毅钦表示,当前个人养老金业务市场规模仍处于培育期,业务生态的完善与客户群体的拓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产品布局方面,结合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客户需求特征,金融监管部门对于理财行业的稳健经营导向,中低风险等级的产品预计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主流选择。
当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数量相对于保险、基金等品类数量仍然较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养老金体系逐步深化,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个人养老金规划,投资者认可度将逐渐提升,产品种类也将日益丰富。
“从理财公司的经营策略角度来看,产品开发投入还是要综合考量业务规模、客户需求成熟度。”周毅钦预计,未来待个人养老金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后,客户需求逐渐多元化,理财行业有望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具差异化的服务方案。
不过,当前个人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认知度也有所上升。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产品个人养老金份额余额超151.6亿元,较年初增长64.7%,开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账户的投资者超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 46.2%。此外,投资者还积极购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普通份额,累计购买余额1103.6亿元。
此外,有银行人士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养老目标,合理配置资产,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一种产品。在选择养老理财产品时,应关注产品的净值走势和收益波动情况,优先选择历史表现稳定、回撤控制较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