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来了!奇瑞通过聆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刘钊

  9月7日晚间,港交所官网发布消息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正式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聆讯,奇瑞将成为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

  截图来源:港交所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主力军,奇瑞此次赴港上市标志着这家深耕全球市场28年的车企,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加速推进电动化、智能化与全球化战略落地。

  2024年营收近2700亿元 全球销量稳居前列

  从聆讯后资料集披露的数据来看,奇瑞近年来呈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的增长态势。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人民币2698.97亿元,净利润达143.34亿元,营收与利润增速均大幅跑赢全球乘用车行业平均水平。从过往业绩来看,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7.1%,增长动能持续强劲。

  销量方面,奇瑞2024年以229.5万辆的全球销量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这一成绩使其稳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二”,并跻身“全球乘用车销量第十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是2024年全球排名前二十的乘用车公司中,唯一实现新能源汽车、燃油车、国内销量、海外销量四项指标同比增幅均超25%的企业。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265%,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29%,国内销量同比增长55%,海外销量同比增长55%,成为行业内少有的“全品类、全市场”均衡增长代表。

  在细分市场,奇瑞旗下多品牌、多车型形成“爆款矩阵”。主品牌奇瑞的瑞虎8系列2024年在全球及中国燃油车市场中,均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前列。

  海外市场是奇瑞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自2001年出口第一辆汽车以来,公司已构建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销售网络,累计全球销量超1300万辆,并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2024年,奇瑞在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地区的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地区位列第二,海外收入达1008.97亿元,占总营收的37.4%,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海外拥有2958个经销商网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为后续海外市场扩张奠定基础。

  打造全栈技术壁垒 全球化布局驱动长期增长

  聆讯后资料集显示,奇瑞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构建起覆盖动力、平台、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的全栈技术体系,为产品迭代与品牌向上提供坚实支撑。

  在动力系统领域,公司“鲲鹏动力”涵盖发动机、变速箱、电驱动、电池安全四大核心技术,八款燃油发动机及混动发动机、电混DHT的技术实力获行业认可;汽车开发平台“火星架构”通过模块化硬件与跨平台软件设计,实现研发成本降低、开发风险减少、新产品推出速度加快,适配不同级别、不同动力类型的车型开发需求;“雄狮智舱”智能座舱系统采用自研操作系统,支持个性化定制与跨车型快速适配,提升用户交互体验;辅助驾驶系统则符合中国及欧盟主动安全法规,可适应全球不同路况与场景。

  在ESG领域,奇瑞秉持“绿色发展”理念,2024年能源消耗中可再生能源占比17%,较2023年提升9.4个百分点;电力使用中可再生电力占比约30%,提升15.3个百分点;旗下五座中国生产工厂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2024年发布的十款全新车型中九款为新能源车型,持续推动产品结构向低碳转型。

  对于上市后的战略规划,奇瑞明确四大方向。一是深化品牌向上,拓宽产品序列,强化各品牌细分市场定位,例如奇瑞品牌聚焦大众市场、星途冲击高端市场、iCAR服务Z世代、智界布局智能新能源;二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出“科技奇瑞”优势,重点攻关下一代汽车技术与先进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三是拥抱全球出行变革,持续加强乘用车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四是巩固全球化优势,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优化海外生产与供应链布局,降低关税与物流成本。

  奇瑞董事认为,结合现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银行融资额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及上市募集资金,奇瑞拥有充足营运资金应对未来12个月需求。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通过港交所聆讯,不仅为奇瑞打通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更将助力其在全球乘用车行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