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投项目频频“难产”,1700亿金龙鱼欲借去产能“翻身”?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头顶“油茅”光环的金龙鱼,其IPO募投项目却深陷“难产”泥潭。继多次延期后,公司近日再度宣布两大核心项目推迟至2027年竣工。在粮油行业产能过剩、公司自身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的背景下,金龙鱼如何让主营业务重拾增长动能,将是其未来必须应对的核心挑战。

  粮油行业龙头金龙鱼也开始“反内卷”。

  8月12日晚间,金龙鱼发布公告称,决定对部分募投项目进行延期。具体涉及“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食品加工项目”及“油脂压榨精炼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这两个项目的最新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进一步延后至2027年12月31日。

  对于延期原因,金龙鱼解释称,这是“公司根据募投项目实际情况做出的审慎决定”。而其背后的核心因素或在于当前米面油行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即使作为行业龙头的金龙鱼也难以置身事外。

  金龙鱼2024年年报数据印证了这一问题,报告期内,该公司油籽压榨设计产能为2934.1万吨,但实际产量仅为1670.7万吨;油脂精炼设计产能为1157.6万吨,实际产量为578.5万吨。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金龙鱼的盈利对非经常性损益依赖较大。2024年,其非经常性损益高达15.30亿元,在归母净利润中占比达到61.15%。

  在此背景下,金龙鱼积极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025年上半年末,该公司账上未使用的募集资金达24.86亿元。其中,用于现金管理的资金余额高达16.50亿元。此外,总体来看,上半年末,该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高达304.29亿元,相比于年初,增长高达192.69亿元。

  募投项目

  再度延期

  金龙鱼募投项目的建设问题再次被置于聚光灯下。

  近日,金龙鱼发布第8次募投项目延期公告。公告显示,在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用途及投资规模均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公司决定将“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食品加工项目”“油脂压榨精炼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两个募投项目延期。

  对于项目延期,金龙鱼解释称,这是基于募投项目实际情况作出的审慎决定。

  作为粮油行业龙头,金龙鱼长期采取重资产运营模式,通过持续扩建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以形成规模经济。

  数据显示,自2020年起,金龙鱼上游生产基地建设进入快速扩张期:截至2024年底,其已投产的综合性生产基地从66家增至81个,同时在淮安、启东、吉安等地还有多个生产基地正在新建。

  但与此同时,消费市场的存量竞争加剧与粮油加工产能的持续扩张,导致行业内大量产能闲置。据统计,若剔除长期闲置产能,近十年来油厂平均开机率常年维持在55%-70%之间,行业整体难以实现持续的工业利润,经营业绩波动较大。

  在此背景下,大力扩张生产基地的金龙鱼,效益表现并不理想,或许这便是其不断延期募投项目的原因。具体来看,金龙鱼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有10个募投项目未达预计收益,6个未达计划进度。

  以黑龙江齐齐哈尔富裕县的益海嘉里(富裕)生物科技10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为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该项目累计效益为-1.72亿元。主要因玉米及相关产品受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行情持续下行,导致效益低于预期。

  此外,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4000吨/日大豆压榨项目同样未达预计收益,核心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下降速度滞后于产品价格下跌,进而拉低了项目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募投项目频频延期,金龙鱼却在积极推进对外投资。2024年9月,公司公告称,将与关联方以所持部分公司股权分别作价22.9亿元、32.79亿元对鲁花集团增资,交易完成后双方合计将持有鲁花集团26.64%的股权。

  同年12月,金龙鱼计划与富祥药业合资设立两家公司:其中富祥益海嘉里(富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专注于食品原料、医药中间体等产品的制造与销售,总年产能预计达20万吨;益海嘉里富祥(富裕)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则将建设食品原料及营养品生产线。

  除对外投资外,金龙鱼还在积极对募投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账上未使用的募集资金达24.86亿元,其中16.50亿元用于现金管理,主要投向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的结构性存款。

  主营业务

  略显颓势

  在披露募投项目延期公告的同日,金龙鱼还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6.82亿元,同比增长5.67%;归母净利润17.56亿元,同比增长60.07%。

  具体来看,金龙鱼称,报告期内面粉和大米业务业绩同比改善明显;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板块则受益于公司良好的原材料采购与销售节奏,叠加下游养殖行业需求向好,大豆压榨利润同比涨幅较大。

  尽管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复苏态势,但拉长时间维度观察,公司主营业务却显露出颓势。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金龙鱼营业收入分别为1949.22亿元、2262.25亿元、2574.85亿元、2515.24亿元,2023年已出现下滑;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01亿元、41.32亿元、30.11亿元、28.48亿元,连续三年递减。

  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03%至2388.6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14%至25.0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粮油企业,金龙鱼约90%的成本集中在原材料端,且因缺乏自建种植基地,核心原材料之一的大豆高度依赖进口,这使得公司成本与毛利率极易受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影响。

  为对冲成本大幅波动风险,金龙鱼主要通过期货工具开展套期保值。例如,在2024年年末,金龙鱼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为937.58亿元,约占公司总资产的41.66%。

  这也导致公司净利润受衍生品交易影响显著。因此,相比之下,金龙鱼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更能反映主营业务真实成色,其波动也更值得关注。

  2024年,金龙鱼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72亿元,而同期非经常性损益高达15.30亿元,在归母净利润中占比达61.15%。

  公告显示,其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未完全满足套期会计要求”的衍生金融工具及结构性存款损益,其中这部分收益为17.87亿元。

  从更长周期看,2020年至2023年,金龙鱼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92亿元、49.96亿元、31.84亿元、13.21亿元,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27.91亿元、-8.64亿元、-1.73亿元、15.27亿元,其中“未完全满足套期会计要求”的衍生品交易及结构性存款收益分别为-37.67亿元、-9.23亿元、-3.67亿元、15.18亿元,波动剧烈。

  郭氏家族

  持股超600亿元

  除了频频推迟募投项目建设,金龙鱼的控股股东丰益营销(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益香港”)还多次延长了所持股份的限售期。

  具体来看,2024年8月,金龙鱼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丰益香港自愿延长其持有的首发前限售股份锁定期,即从2024年10月17日延长至2025年10月16日。

  而在此之前的2023年8月,金龙鱼也曾披露公告,丰益香港自愿将首发前限售股份锁定期延长至2024年10月16日。

  据了解,丰益香港共持有金龙鱼48.79亿股,约占总股本的89.99%。以当前股价计算,这部分股权的市值高达1538.35亿元。

  招股说明书显示,丰益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益国际”)持有丰益香港100%股权。丰益国际的股权结构中,金龙鱼董事长郭孔丰持有12.13%至12.56%的股本,郭氏兄弟有限公司持股18.58%至18.65%,嘉里集团持股10.13%至11.07%。

  据了解,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及嘉里集团的最终实控人均为郭鹤年家族,金龙鱼董事长郭孔丰则为郭鹤年的侄子。

  公开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末,郭鹤年将家族资金投入炼糖业,涉足糖的生产、提炼及销售等环节。鼎盛时期,他控制了国际市场上每年食糖贸易总量的10%,因此获称“亚洲糖王”。

  随后,利用糖业积累的资本,郭鹤年开始带领家族业务多元化发展,分散投资于种植业、银行业、地产业、航运业、保险业、酒店业等领域。时至今日,郭鹤年家族的商业版图涵盖金龙鱼、香格里拉酒店、嘉里集团等。

  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马来西亚籍的郭鹤年以1150亿元身家位列全球第122名;其侄子郭孔丰则以170亿元身家位列全球第1502名。按当前股价计算,郭鹤年家族在金龙鱼上的持股市值或超600亿元。

  除郭鹤年家族外,丰益国际的另一大股东为ADM集团,其持股比例在18.98%至24.89%之间,持股市值超290亿元。据了解,ADM为纽交所上市公司,与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并称为全球四大粮商。金龙鱼2024年报还披露,ADM是其第五大供应商,采购额达91.25亿元。

  随着新一轮解禁期日益临近,郭鹤年家族是否会再次延长解禁期,引发市场关注。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