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掌握多重筹码,哈佛赢得诉讼仍面临压力

  美国一名联邦法官周三裁定特朗普政府须恢复对哈佛大学的220亿美元科研资金,为哈佛带来一场阶段性胜利。然而,学校想要恢复常态运作仍面临重大挑战。

  总统特朗普已誓言提出上诉,白宫随后表态称,哈佛依然不具备申请未来科研资助的资格。这使得哈佛即便在波士顿法院赢得裁决,其前景依然不明朗。

  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在裁决后向校方师生表示,将持续评估判决影响,密切关注后续法律进展,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履行学校使命。

  法律层面上,最高法院近期的动向令白宫看到机会。特朗普政府主张,哈佛案涉及的是合同争议,而非宪法问题,因此不应由当前法院管辖。上个月,在另一宗涉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资助的案件中,五名保守派大法官表现出对政府立场的同情,认为下级法院无权干预资助终止决定。这一迹象让外界怀疑,若哈佛案上诉至最高法院,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无论诉讼最终结果如何,哈佛都必须面对现实:白宫在更广泛层面仍握有大量筹码。尽管哈佛拥有530亿美元的庞大捐赠基金,相较其他院校更有财务优势,但在科研资助、国际学生招生、税收豁免等方面依然高度依赖联邦支持。

  近年来,联邦政府与大学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依赖与制衡关系。若某一手段被法院否决,政府可以立即转向其他渠道。例如,除冻结科研资金外,特朗普政府还质疑哈佛的免税地位、要求披露海外捐赠记录,并尝试阻止其招收国际学生。上月,政府更是警告,若发现哈佛未遵守相关法规,可能直接接管其价值数亿美元的专利。

  这种白宫与高校之间的紧张关系并非始于特朗普第二任期。此前,奥巴马和拜登政府就曾在学生贷款和合同条款中引入更多监管要求。

  特朗普与其盟友则将矛头直接对准精英学府。白宫内部普遍认为,这些学校在享受大量公共补贴的同时,却压制保守思想,因而成为“过度特权的避风港”。正因如此,哈佛与白宫的对抗被视为一场更广泛政治与意识形态冲突的缩影。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