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近期,多种化工品、工业制品、原料价格掀起上涨浪潮,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价格跳动的曲线背后,藏着市场最关切的三重追问:此轮涨价由何驱动?这波涨势能持续多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业绩能否借此迎来修复契机,又将如何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春江水暖“价”先知。涨价,是经济脉络复苏中最灵敏的脉动信号。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推出《市场探“涨”》系列报道,意在凸显这一系列价格变化背后的市场活力与商业逻辑变迁。透过“涨”声,倾听复苏脚步;在潮起潮落之间,探见未来可期。
三氯蔗糖又迎来一波涨价。
8月21日,三氯蔗糖龙头企业金禾实业(002597)发布涨价通知,从即日起三氯蔗糖价格调整为25公斤大包装185元/公斤,折合为18.5万元/吨。此前,三氯蔗糖主流厂家于8月6日、7日刚刚将报价上调到17.5万元/吨,距今不到半个月。
上证报记者查询发现,除金禾实业之外,新琪安、科宏生物也在8月21日发布了调价通知,报价也同样涨至18.5万元/吨。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深入落实,三氯蔗糖行业竞争趋于理性,产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新一轮协同涨价开始
业内人士介绍,三氯蔗糖此轮涨价,是成本推动与政策面改善共同作用的结果。
金禾实业在此次涨价通知中明确提到,近期,随着国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逐步落实,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很多行业开始减产、限产,产品价格开始上涨,特别是煤炭价格上涨带动很多化工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导致三氯蔗糖成本上升。
8月21日,金禾实业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反内卷”政策为化工行业创造了更为有序的发展环境。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自发的双重作用下,行业正在向更合理、更健康的方向回归。公司将持续受益于这一高质量发展趋势,通过进一步强化技术壁垒、优化运营效率和布局新兴产业,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价值回报。
过去三年里,三氯蔗糖价格经历了一波“过山车”行情。2022年初,三氯蔗糖价格一度达到48万元/吨以上的高位,但随着行业产能扩张和竞争加剧,价格一路下行,而三氯蔗糖价格低于13万元/吨时,绝大多数企业已面临亏损经营的状态。
据百川盈孚数据,2024年国内三氯蔗糖厂家报价降至10万元/吨,行业平均毛利亏损1.6万元/吨,毛利率为-16%,处于近六年来的历史最低位置。当时,厂家停产提价,价格一度回到2025年年初的25万元/吨。
具体到本轮涨价,8月6日,康宝生化和科宏生物率先发布了调价函,8月7日,金禾实业和新琪安跟进发布了调价函。其中,康宝生化、金禾实业和新琪安调价产品包装和幅度均一致,科宏生物表示将三氯蔗糖价格调整为17.5万元/吨,并未提及包装情况。
8月21日,再次调价为18.5万元/吨后,三氯蔗糖每吨的价格相较去年最低点时上涨了8.5万元,已脱离“底部区间”。
对于三氯蔗糖价格短期继续上调,百川盈孚分析师认为,三氯蔗糖市场新一轮协同涨价已经开始,供应端减产力度仍旧较大,消费端还需进一步支撑。后市来看,四季度国内及海外节日增多,预计会有集中备货期,三氯蔗糖供需格局有望好转,市场成交重心上移。
行业四巨头市占率超95%
三氯蔗糖俗称蔗糖素,是一种高倍甜味剂,以高甜度、低热量、安全性高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公开资料显示,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三氯蔗糖产量从1.03万吨增长至2.38万吨,连续六年产量增长。金禾实业在全球三氯蔗糖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5%,行业CR4(前四大企业市场集中度)已超过95%,市场格局高度集中。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前持续的价格战损害了企业盈利能力,影响了行业创新投入和可持续发展。长期的低价竞争导致企业缺乏足够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环保升级,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低水平竞争的恶性循环。而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深入落实,头部企业通过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建立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在健康减糖趋势下,三氯蔗糖作为高性能甜味剂,未来需求增长空间依然广阔。而随着行业竞争趋于理性,产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此次金禾实业率先提价,获得了行业广泛响应,表明甜味剂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
在龙头企业引领价值重估的背景之下,资本市场对此也反应迅速。上证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包括金禾实业、三元生物、华康股份等在内的甜味剂相关企业均获得市场关注,股价表现活跃。
往期合集:市场探“涨”|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