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投资报
记者 梅婧
1384.93元!截至8月25日收盘,寒武纪(688256)股价再创新高,距离贵州茅台的1490.33元收盘价仅相差105元。
在本轮行情的演进中,机构与散户的目光纷纷聚焦于此:两者在资本市场的地位更迭,并非简单的“王者交替”,而是中国经济结构的一场深层次变革——从传统产业的厚重转向创新引擎的跃迁。
制图 卿子秀
不到三年
寒武纪股价涨了20倍
近来,A股市场可谓气势如虹。8月25日,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900点,尾盘沪深京三市总成交额一举冲破30000亿元,这不仅是年内首次,也是A股历史上第二次达到该交易量级。
当然,全市场人气最高的莫过于AI芯片股寒武纪。8月25日,寒武纪股价再度大涨,最高一度冲至1391元。截至收盘,寒武纪涨幅高达11.4%,报收1384.93元,总市值达到5794亿元。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市场对寒武纪热议不断,不少机构坚定唱多。高盛更是直接将其目标价“拉高”50%。其表示,随着寒武纪股价达到此前设定的目标价1223元,将其目标价进一步上调50%至1835元。
寒武纪本轮股价大涨始于7月10日,从低点520.67元涨至8月25日的1384.93元,涨幅高达165.98%。再将时间拉长,从2023年1月的54.15元谷底算起,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寒武纪股价涨幅已超20倍。
不难看出,寒武纪崛起的背后是AI产业的爆发。2025年以来,大模型、机器人、智能终端、自动驾驶、云计算等AI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新消息显示,DeepSeek-V3.1模型正式发布,该模型采用UE8M0FP8技术,为国产芯片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业界看来,技术迭代推动算力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寒武纪被称作中国的英伟达,其自主可控的平替价值正在快速显现。
值得关注的是,寒武纪股价爆发并非宏大叙事逻辑,而是有实打实的业绩支撑。
去年四季度,寒武纪的营业收入为9.89亿元,同比上升75.5%;归母净利润为2.7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4071万元。这也是寒武纪实现首个季度盈利。
今年一季度,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的收入,同比增长42.30倍;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2.27亿元实现业绩大逆转。
至此,寒武纪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公司景气拐点已然确立。
80后创始人
持股市值超1655亿元
随着寒武纪股价一路飙升,新一轮资本盛宴开始狂欢。
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为80后,出生于1985年,毕业于中科大。早在今年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上,陈天石就以870亿元的身家位列第195位。如今,陈天石作为第一大股东,持有寒武纪28.63%股份,市值超过1655亿元。
第二大股东为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73%。另外,多只科创主题ETF交投活跃且溢价明显,重仓寒武纪的不少主动权益基金则录得了30%至40%的净值涨幅。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游资大佬章建平。据寒武纪一季报,章建平持续加仓至608.63万股,持股1.46%,跻身寒武纪第七大股东,持股市值已超84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章建平2024年年末新进成为寒武纪前十大股东,持股数533.88万股,期末市值约为35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加仓14%至608.6万股,位列第七大股东,期末市值约为38亿元。按此数据推算,截至8月25日收盘,章建平浮盈已达46亿元。
不仅仅是牛散独具慧眼,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也在今年第一季度增仓512万股,成为寒武纪的第四大股东。
相比之下,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和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在第一季度则分别减持248.16万股、82.64万股,但仍分别位居第五,第六大股东。
需要注意的是,以“快进快出”闻名的短线资金也盯上了寒武纪。其中,以方正证券重庆金开大道营业部为代表的游资席位表现尤为抢眼。仅在8月12日和14日两个交易日,该席位就累计净买入超过22亿元的寒武纪股票。
资本市场
对AI世界的一次深度定价
寒武纪股价高歌猛进之际,A股“股王”贵州茅台同样被推到聚光灯下。
上周五,寒武纪距离贵州茅台仅差不到一个涨停板;8月25日,两者差距缩小至105元。从寒武纪目前的涨势看,A股“股王”宝座更迭很可能就要发生在眼前。
这将是历史性的一幕。如果说贵州茅台的K线曾是中国消费经济的图腾,一瓶酒的价值被窖藏进无数机构的信仰;那么今年来寒武纪股价的强势大涨,就是AI时代算力主权崛起的宣言,是资本市场对未来AI世界的一次深度定价。
众所周知,贵州茅台作为A股多年的“股王”,一直被视为传统消费时代的标杆,其品牌稀缺性、高毛利率与稳定现金流,曾是高速增长时期消费升级的象征,也是价值投资长期信仰的载体。寒武纪的崛起,则指向AI大模型、自动驾驶、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所打开的万亿级市场空间,标志着资本正系统性转向科技驱动的新增长叙事。
这一转变背后,是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转型:增长引擎正从依赖传统消费逐渐切换至科技创新。当下的市场热点中,无论是半导体、人工智能,还是无人机、脑机接口与人形机器人等,皆凸显出科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质生产力,正在不断拓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边界。
从表面来看,寒武纪的股价爆发是AI产业红利的外显;但其根本动力源于中国经济转型的政策引领、资本加持与产业升级三股力量的共同推动。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是一场由国家意志、市场机制与技术革命共同谱写的时代浪潮。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是,目前A股电子行业的市值已超越银行业,继续创出历史新高。这或许也意味着,A股的市值排名榜单将从金融时代、大消费时代迈入科技电子时代。
当然,贵州茅台仍是传统消费赛道的守望者,但站在科技自主可控浪尖的寒武纪,正折射出产业转型的巨大想象空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关于寒武纪估值过高的争议一直就没停过。从最近几个交易日的表现来看,寒武纪的成交量大幅放大,换手率也明显提升,短线资金进出频繁,游资、机构、散户等参与资金结构复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分歧的加大。
但可以预见的是,资本用真金白银投票,正重新定义着这个时代的价值。寒武纪与贵州茅台的“股王”之争,不仅仅是股价的博弈,更是发展逻辑的切换:中国经济正在拆解依赖消费与传统的旧锚,转而将未来专注于硬科技的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