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全指为什么突然成了香饽饽?/有一个稳妥的入市姿势

  最近A股市场有点“魔幻”——寒武纪超越茅台登顶新“股王”,一边是以“寒王”为代表的科技冲锋,另一边是过半数个股集体躺平。

  就在这冰火两重天的行情里,有个细分赛道悄悄火了:中证全指。最近不少基金公司都开始扎堆发“中证全指指数增强基金”了,除了国金基金、博道基金,连国泰海通这些券商资管都扎堆入场。

  按理说,市场上指数基金那么多,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这些都是大户,为啥现在大家开始盯上“中证全指”?

  还有,早早就布局这块儿的泓德基金,他们家那只对标中证全指的量化产品——泓德智选启航,最近也被不少人问起,今天咱们就聊聊,“中证全指”热度上升背后的底层逻辑。

  第一,小众但决不小

  先明确一个事:中证全指虽然是相对“小众”的指数,但是它的成份股范围却覆盖了A股整体,不管是大盘股、中盘股还是小盘微盘股,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基本都在里面。简单说,买它就相当于“把整个A股收入囊中”。

  那为啥现在很多基金公司都想做它的“增强版”?核心就是,跟咱们普通人的投资需求太契合了:

  最近市场大家也知道,一会儿是消费股回暖,一会儿是科技股猛涨,结构性行情很明显。你要是单押某一个板块,很容易错过行情,甚至可能大小盘看反。

  但中证全指是“全市场覆盖”、“均衡配置”,不管哪个板块涨,它多少都能沾点,相当于不追热点,但也不落下行情。

  下图咱们可以看一下,过去3年沪深 300、中证 500 、中证1000和中证全指的涨幅对比: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有时候会“此消彼长”,但中证全指因为覆盖全、走势更稳,近3年各区间都能跟上大部队,对怕踏空的人来说,安全感很足。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今年以来涨跌幅%

近1年涨跌幅%

近2年涨跌幅%

近3年涨跌幅%

000985.CSI

中证全指

18.20

47.19

23.41

9.90

000300.SH

沪深300

11.47

31.94

18.25

6.78

000905.SH

中证500

19.85

51.01

22.96

8.96

000852.SH

中证1000

23.14

62.57

24.79

5.10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27

 

 

 

  指数基金本身是“跟着指数走”,但“增强型”不一样 —— 基金经理会用量化策略做调整,比如在指数成份股里挑质地更好的,或者适当做一定偏离,目标是比指数多赚一点“超额收益”。

  对咱们来说,这就很合适:既不用像主动基金那样担心基金经理和你之间“颗粒度没对齐”,也不用像纯指数基金那样只能赚市场平均水平,相当于打底有了,额外的收益也有盼头。

  中证全指有很高的选股自由度,量化容易做出较高的超额。尤其是最近市场波动大,给了这类产品施展拳脚的空间,自然成了机构的重点。

  第二,全指增强的“老手”

  提到中证全指的量化增强,就不得不提泓德基金——他们家是很早布局这个方向的,那只“泓德智选启航”,从成立到现在,“超额挖掘”和“回撤控制”这两件事都做得不错了。

  先给大家看组数据(下图是这只基金成立至今的净值曲线和相对中证全指的超额):从2024年3月19日成立到现在,它每年都能跑赢中证全指:2024年(0319-1231)中证全指上涨7.22%,泓德智选启航A上涨15.78%,有8个多点超额;2025年以来指数震荡,中证全指上涨18.20%,泓德智选启航A上涨24.93%,又近7个点超额。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27

  更关键的是超额回撤还小,很多增强基金虽然能赚超额,但市场一波动,超额收益就“吐回去”了。泓德这只成立以来,不仅超额回撤比较小,即使出现小幅回撤也能比较快的修复。大白话说就是“赚的超额能拿住”。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27

  为啥能做到这点?主要是泓德基金的量化团队经验丰富、模型策略多元、风格偏稳健。

  泓德基金的量化智享体系,采用多因子和AI选股为主的多元量化策略,其中又以AI量化在业内所见长。核心成员平均资管从业经验超10年,实战经验非常丰富。他们家的量化特点是不赌单一行业,也不做极端偏离,就是靠多策略、多模型选股,不断迭代进化,慢慢积累Alpha。这种风格虽然不会“某段时间赚爆”,但胜在“细水长流”,适合长期拿。

  第三,公募费用更划算

  最近也有朋友问:市面上还有私募做中证全指量化增强的也很不错,公募和私募的产品对比,选哪个好?

  这里给大家算笔 “实在账”,核心差别在“业绩计提报酬”上,这直接关系到咱们“到手能赚多少钱”。

  先明确计费规则:

  私募产品一般有20%的业绩提成,比如这只产品今年赚了10%,那其2%要给私募公司当提成,你实际拿到的超额只有8%;

  公募基金一般只收固定的管理费(除了新出的浮动费率基金),现在基本都在1.5%以下。

  更别说私募还有“100万起投”的门槛,普通人根本够不着,而公募基金10块钱就能买,流动性也更好,随时能申赎。所以对咱们大多数人来说,选公募的全指增强,性价比其实更高。

  第四,现在怎么投?还是“稳”字当头

  聊到这儿,大家应该能明白,最近基金也好券商也好扎堆发中证全指增强,不是没原因的:

  它契合了现在普通人“怕踏空又想赚超额”的需求。中证全指本身覆盖全、均衡配置,不过于集中也不怕踏空。而像泓德智选启航这种“早布局、业绩稳、费用省”的产品,其实是个“省心选项”。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投资不用追求“赚最快的钱”,而是要“赚能拿住的钱”。

  如果最近想布局,像这种“全市场覆盖+量化稳健增强”的,反而适合当“底仓”—— 不管市场怎么变,至少你手里握着“整个A股的机会”,说不定还能让AI给你挖点超额,这不比追涨杀跌踏实?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