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通讯员 古丽巴哈尔·克依木
近日,投资约70亿元的氟材料一体化项目落地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该项目将采用国际先进工艺,重点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含氟聚合物单体及高端聚合物,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氟材料生产基地。
以此为代表,乌鲁木齐市正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乌鲁木齐市共签约合同项目40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个,签约金额达893.85亿元。这些项目大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科技成色十足。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乌鲁木齐市多家企业,实地感受科技创新给特色产业带来的新活力。
营造创新生态赋能产业
当记者走进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的厂房时,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加工机械配件。一台台不同型号的采棉机、青贮收获机、玉米收获机等高端农用机械整齐排列。
“这些采棉机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六行打包采棉机。”公司高端农机研究设计院青贮牧草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杨潇介绍,该采棉机配备了6个采棉头和智能检测系统,采棉、集棉、打包等流程均可实现可视化动态监测。
作为新疆高端装备制造的标杆企业,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于2018年实现战略转型,成功进军高端农机制造领域。通过自主研发,企业攻克了采棉装置、除尘系统等领域的多项困扰国内采棉机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新疆棉花产业机械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主推的智能农机装备,是乌鲁木齐市重点支持发展方向之一。该市鼓励龙头企业拓宽地产车型、装备种类,提高整车、整机制造能力,打造西部装备制造业高地。
简简单单一根丝,能耐得住3000℃高温,强度更是钢铁的7倍到9倍。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刚刚下线的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不仅强度高、密度低,还耐高温、抗腐蚀,能够应用于高铁动车、飞机部件、新能源等领域。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撑和优良的创新生态。”该公司负责人王凯瑞说,近年来,在乌鲁木齐市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这为企业发展贴上了“金字招牌”。企业所在的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也在产业配套、人才引进等方面频出举措,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企业发展的背后是乌鲁木齐市对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规划。近年来,乌鲁木齐聚焦服务和融入自治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提出建设“5+2”工业体系,即加快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等轻工业,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定制服务补齐发展短板
近日,在新疆华世丹药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正针对抗肺癌药物进行研究。该公司是今年新认定的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之一。
作为药物研发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民族药的开发工作,以及化学新药和仿制药的开发工作,目前有在研项目28个。
“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后,我们不仅获得了政策、资金、项目方面的扶持,还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公司总经理马芹说,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遇到技术壁垒、人才短缺等问题,相关部门通过专业对接渠道,帮助企业对接了国内甚至国际相关团队进行资源共享、合作,极大提升了新药研发速度。
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政府部门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各类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最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信厅公示新一轮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期初奖补资金分配情况,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疆北斗同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76万元的首批奖补资金。
在该公司产品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发货的无人机进行最后核验。企业研发的这款新型无人机融合了前沿软件技术和创新组件,无须手动操作就能够自动返航、自动充电、自动续航、自动入库,目前已在多个大型工业园区、智慧城市、电力巡检等多个场景中应用。
“今年公司将投入1200万元研发费用,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同时将深入探索DeepSeek应用,加大在运维技术方面的探索力度。”该公司总经理臧延磊说。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工信局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何艳青介绍,高新区(新市区)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成长方案,加强对企业申报指导,集聚服务资源支持企业强弱项、补短板,助推企业加快成长。
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始终把培育优质中小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梯度培育、精准服务,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迈进。目前,乌鲁木齐市已涌现出一批掌握科研技术、深耕细分市场的优质企业,成为产业链强链补链的中坚力量。
面向汽车航空工业等极端环境下快速温度测控的需求,新疆中科传感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团队的“汽车航空工业等极端环境下用高温热敏传感器研制项目”,研制出-50℃至1000℃高温热敏芯片和高温温度传感器,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项目是“创客中国”新疆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孵化的项目之一。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曹骥介绍,大赛将通过搭平台、聚资源、配服务的方式,发掘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和团队,更好地帮助企业和创客获得项目落地资源、促进项目成果转化。
通过大赛培育企业是乌鲁木齐市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7月,第十一届乌鲁木齐创新创业大赛举行,92家企业入围行业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同台比拼。
乌鲁木齐市科技局局长马丽娜说,比赛将评选出真正具有市场潜力和社会价值的优质项目,市科技局将联合金融机构,为优质项目提供融资对接服务,助力企业成长。
据了解,乌鲁木齐着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引导重点产业科技企业创新发展。2024年,乌鲁木齐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90家,增长18.0%,占全疆22.54%;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6家,总数突破757家,增长18.28%,占全疆30.03%;新增科技创新领军企业10家,累计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企业1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