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屠夫”零跑首次半年度盈利 朱江明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雷达财经出品 文|彭程 编|孟帅

  8月18日,零跑汽车(09863.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的营收飙升至242.5亿元,同比激增174%;毛利率达14.1%,同比大幅跃升13个百分点。

  更令人瞩目的是,零跑汽车以0.33亿元的净利润,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继理想汽车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车企。

  零跑汽车逆袭的底层密码,藏在创始人朱江明“全域自研”的战略决心里。不过,零跑汽车中报盈利的背后,也暗藏其他隐忧。

  上半年,零跑汽车虽成功跨过盈亏线,但净利润仅0.33亿元,净利率不足0.2%。环比来看,公司二季度的毛利率较一季度有所下滑。

  靠走量车型赢得新势力销冠荣誉的零跑汽车,还面临如何兼顾规模扩张与毛利率提升的两难。而如何提升品牌溢价、冲击高端市场,亦成为其亟待破解的难题。

  零跑汽车交付量领跑,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的新车交付量达221664辆,与上年同期相比涨幅高达155.7%,成功登顶中国新势力品牌的销量榜首。

  亮眼的销量数据,直接推动了零跑汽车营收的大幅增长。上半年,零跑汽车实现营收242.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88.45亿元相比大涨174%。

  今年7月,零跑汽车再次取得令人瞩目的市场表现,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5万大关,达到50129辆,成为今年以来唯一一家月交付量超5万辆的新势力品牌,且连续5个月夺得新势力销冠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7月,零跑汽车还首次入围《财富》中国500强。而就在中报发布几天后的8月21日,零跑汽车再度传来捷报——其累计交付量成功突破90万大关。

  在零跑汽车旗下的一众产品中,零跑C10的表现颇为亮眼。8月18日,零跑C10迎来里程碑时刻——上市仅16个月,累计交付量突破15万台,刷新零跑品牌在售车型达成此规模的最快纪录。

  依托越级产品力,零跑C10持续引爆市场。今年5月至7月,零跑C10已连续3个月蝉联新势力中型SUV销冠,并稳居2025年上半年新势力中型SUV销量榜首。

  此外,零跑汽车旗下的其他多款车型也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表现。今年6月,零跑C11累计销量跨越25万台的里程碑;截至8月13日,零跑C16连续8周稳居20万内中大型SUV销量榜第一;零跑B10在今年4月上市后,次月交付量便超万台,成为零跑最快交付破万的产品。

  零跑汽车副总裁李腾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8月销量相较于7月会有明显增长,第三季度销量预计在17万至18万辆左右,2025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58万至65万辆,甚至有望在2026年挑战100万辆的销量目标。”

  营收狂飙的同时,零跑汽车在盈利方面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上半年,零跑汽车实现期内溢利0.33亿元,而上年同期其还身陷亏损22.12亿元的泥沼。凭借扭亏为盈的成绩,零跑汽车一举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就毛利率而言,零跑汽车也有显著的提升。上半年,零跑汽车的毛利率为14.1%,相较上年同期的1.1%大幅提升13个百分点,这一数字甚至还创下公司成立以来半年度毛利率的历史新高。

  对此,零跑汽车解释称,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是因为销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持续进行的成本管理工作、产品组合的优化和其他业务产生的收益。

  李腾飞透露:“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的汽车毛利率在12%左右,这意味着碳积分交易、技术授权等非汽车销售业务对毛利率增长也有贡献。”

  丰收背后暗藏隐忧,低价是把“双刃剑”

  然而,零跑汽车中报看似一片丰收的繁荣景象下,也暗藏隐忧。

  尽管零跑汽车此番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但其上半年的净利润仅0.33亿元,净利率不到0.2%,利润率仍极为微薄。

  雷达财经注意到,今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车的毛利率为14.9%,而上半年的毛利率为14.1%,这意味着零跑二季度的毛利率不足14%,环比一季度有所下降。

  据了解,零跑汽车在产品策略上高度聚焦于10-30万元的主流消费市场,通过“越级配置”和极具颠覆性的定价策略来抢占市场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单车售价(ASP)受到压制。

  通过营收与交付量粗略估算,2023年,零跑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为11.62万元。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降至10.95万元。而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的单车均价更是进一步下滑至10.94万元。

  复盘零跑汽车的突围之路,其凭借“低价高配”的策略,成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基于此,2024年零跑累计交付量达到29.37万辆,稳居造车新势力前三。

  具体而言,零跑汽车旗下车型如零跑C10、C11和C16等,在同价位车型中展现出显著的配置优势,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再以2025年推出的B10车型为例,该车搭载了激光雷达智驾版,预售价仅为12.98万元,将原本20万元以上才能享受到的高端配置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推向市场。

  在同价位区间内,其他品牌车型可能仅配备基础的驾驶辅助功能,而零跑B10却能提供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先进的智能驾驶功能,使得消费者仅需较低的预算,便能体验到中高端车型的配置。

  这种极具冲击力的定价策略,迅速打开了市场局面。在这样的优势积累下,零跑B10在上市仅一小时后,订单量便突破15010辆,其中激光雷达版本占比超过70%,基本奠定了其爆款属性。

  不过,主打性价比的策略,也使得零跑汽车较难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高端”的品牌印象,进而导致其溢价能力相对较弱。在与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以及蔚来、理想等新势力高端品牌的竞争中,零跑汽车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有分析指出,零跑汽车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是以降低单车销售价格作为代价的,而这就使零跑汽车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局面。

  一方面,零跑汽车想要提升毛利率,就需要依赖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市场规模、获取更多销量,零跑汽车又不得不采取低价竞争策略,而这又会进一步压缩其毛利率的提升空间。

  据了解,全域自研一直是零跑汽车引以为傲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优势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其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实现核心部件成本的最优控制,并确保技术能够快速迭代。

  不过,全域自研要想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就需要持续不断的巨额研发投入,这也不可避免地让零跑汽车承受着一定的费用压力。

  今年上半年,由于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研发人员的增加,零跑汽车的研发开支相较于去年上半年的12.2亿元增加54.9%至18.9亿元。

  朱江明领航十年逆袭路,零跑蓄力海外谋新篇

  天眼查显示,零跑汽车于2022年9月登陆港交所,由创始人朱江明担任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雷达财经从零跑汽车官网获悉,朱江明在电子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拥有近30年经验。在创办零跑汽车前,朱江明于1993年联合创建大华股份,主要负责产品研发、生产及供应链的管理工作。

  2008年至2010年,朱江明加入并任职于摩托罗拉杭州公司。2010年,朱江明回到大华股份继续担任董事,直至2021年12月。

  2015年,基于大华股份在智慧交通领域的研究以及对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的预判,朱江明敏锐地捕捉到产业变革的先机,毅然决定进入智能汽车产业创立零跑汽车。

  不过,创业并非易事。据网通社,2019年,零跑汽车的首款轿跑S01上市即遇冷,累计销量不足3000台,被贴上“小众玩家”标签。生死存亡之际,2020年5月推出的微型车T03成为救命稻草,初入市场,单月销量迅速破万,累计销量超10万辆。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零跑全力投入资源打造的增程式SUV C11,凭借“15万级价格,30万级享受”的独特定位,精准击中家庭用户的痛点,被市场誉为“半价理想”。这款车从月销千台起步,经过四年的稳步攀升,至2024年月销量突破万台,累计销量高达25万台,已然成为零跑盈利的关键支柱。

  十年时间,在朱江明等管理团队的主导下,零跑汽车如今已成功跻身中国造车新势力队伍的头部阵营,并成为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车计划今年下半年投放多款新车,其中最高端的D系列车型最快将在今年10月首次公开亮相,预计明年第一季度上市,该系列包含MPV等车型。

  在欧洲市场,零跑汽车计划明年在欧洲实现本地化生产。李腾飞透露,“我们的B系列车型会在欧洲进行本地化生产。期望明年海外销量能实现翻倍的增长,后年则在明年的基础上成倍增长。整体增长的速度在国内已经做到,相信海外也能做到。”

  在朱江明的带领下,零跑汽车后续能否持续领跑?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